2013年最終月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基隆車站第二月台 2009年
基隆車站的遷移與改建,或許是時代進步下必然的建設,但是老月台的鐵鑄雕花構件,其實可以好好移置保存,而非胡亂拆毀。期待這個百年老月台,不會被終結在政府歡慶建國百年的時刻! -- by 洪致文
2011-6-10 搶救老月台 古蹟委員勘查 促原地保留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文化局昨天邀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勘查基隆火車站第二月台,發現除了鐵鑄雕花遮雨棚,月台底部構造都是原始的建築,委員說「感動」,如果不影響開發,原地保留最好,或是融入新站的建築中,不一定強列為古蹟,保留活化利用較重要。
在網路發動第二月台保留在基隆連署,已經超過三千人,基隆旅遊粉絲團十一日上午將在基隆火車站前進行第二階段簽名連署,號召基隆市民站出來,共同保護基隆的文物,並希望連絡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洪致文帶民眾走一趟第二月台,深入了解它的美。
搶救基隆火車站第二月台的鐵鑄雕花雨棚,鐵道文化協會與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右昌向文化局提案,希望這座老月台、鐵鑄雕花雨棚能夠列為古蹟,不要受破壞,文化局昨天上午邀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市議會代表到現場勘查。
據台鐵人員指出,基隆火車站南移工程已經發包,第二月台拆除工程時程,基隆站人員也不清楚,不過相關設施會保留下來。
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仔細看了鐵鑄雕花的鐵架,月台底部的構造,初步研判所使用的紅磚應是日治時代的TR磚,採用「英式砌法」,年代和早期台北車站相同,確定「很有歷史」,讓人「看了會感動」。
委員認為,月台是否列為古蹟還有待商榷,但將來保留活化利用比較重要,如果不影響都更開發,將月台留在原地是最理想,或是可以更彈性處理,將鐵鑄雕花等古物融入新站的設計中也很好。文化局將會召開古蹟暨歷史建築委員會審議。
往北望去
2011-6-10 搶救老月台 古蹟委員勘查 促原地保留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文化局昨天邀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勘查基隆火車站第二月台,發現除了鐵鑄雕花遮雨棚,月台底部構造都是原始的建築,委員說「感動」,如果不影響開發,原地保留最好,或是融入新站的建築中,不一定強列為古蹟,保留活化利用較重要。
在網路發動第二月台保留在基隆連署,已經超過三千人,基隆旅遊粉絲團十一日上午將在基隆火車站前進行第二階段簽名連署,號召基隆市民站出來,共同保護基隆的文物,並希望連絡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洪致文帶民眾走一趟第二月台,深入了解它的美。
搶救基隆火車站第二月台的鐵鑄雕花雨棚,鐵道文化協會與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右昌向文化局提案,希望這座老月台、鐵鑄雕花雨棚能夠列為古蹟,不要受破壞,文化局昨天上午邀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市議會代表到現場勘查。
據台鐵人員指出,基隆火車站南移工程已經發包,第二月台拆除工程時程,基隆站人員也不清楚,不過相關設施會保留下來。
古蹟暨歷史建築審議委員仔細看了鐵鑄雕花的鐵架,月台底部的構造,初步研判所使用的紅磚應是日治時代的TR磚,採用「英式砌法」,年代和早期台北車站相同,確定「很有歷史」,讓人「看了會感動」。
委員認為,月台是否列為古蹟還有待商榷,但將來保留活化利用比較重要,如果不影響都更開發,將月台留在原地是最理想,或是可以更彈性處理,將鐵鑄雕花等古物融入新站的設計中也很好。文化局將會召開古蹟暨歷史建築委員會審議。
消逝的高雄站舊月台2011年 (2012拆)
2012-5 27 |
台鐵高雄站一、二月台 莎喲那拉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台鐵高雄站第一、二月台走入歷史,不少鐵道迷拍照留念。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昨晚進行地下化工程前期作業,封閉高雄站八個半小時,原一、二及三A月台路線切換至第三B、四、五月台,預計五年半後,地下車站正式營運,第一、二月台地上物走入歷史。 昨晚十時封閉八小時半拆除 台鐵高雄站站長陳文川說,昨晚九點五十分、編號二二八次自強號上行離站,九點五十二分、編號一三七次自強號下行離站,兩班是離站最後列車。 而這幾天「天天都有鐵道迷拍照」,網路上railway討論版更是熱烈討論。 「火車已經過車站…」賴姓旅客昨天下午於第一月台,哼起張秀卿「車站」歌曲,顯得離情依依;另一男性鐵道迷,遊走月台拍照。不過,週末多為學生搭車往返台南、屏東聚會,很少人知道月台即將拆除。 鐵改局四百多名僱工,昨晚十點起施工,切換電車線、軌道、號誌系統,而三塊厝車站也拆除,便於連續壁及隧道施工,後續工程還包括後續捷運R11永久軌隧道之連續壁及高雄站站體與永久軌隧道之連續壁施築。 鐵道迷見證 拍照留念 高雄站直到今天(週日)早上六點半才重新開放,關站期間,台鐵新左營站到鳳山站間停駛四十車次列車,高捷、高雄客運等近百班次輸運旅客,不少鐵道迷專程南下見證。 |
訂閱:
文章 (Atom)